(机械工程学院 通讯员 徐一刚)10月11日下午,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学工处处长周建修走进工科楼616教室,参加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811班“十月主题班会”,班会由18级辅导员徐一刚主持。
班会开始, 徐一刚向同学们提出了“大学与高中的不同之处”与“开学至今的收获”两个问题,班长许绪君说“开学前的暑期,辅导员要我们抄写党章学习,开始不理解,但是在抄的过程中,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党员要严格要求自己,要乐于奉献,从此便有了目标——努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团支书张春莲说“我的大学,要扎实学习专业知识,了解掌握非专业知识,要有计划的学习,更要有品质的社交。”
周建修对同学们的发言表示肯定,并带领同学们就如何读大学展开讨论。他告诉同学们,所谓大学,一是“大楼”即物质条件、硬件设施;二是“大树”即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等软件;三是“大师”即名教师;四是“大气”即中国特色、中国气质、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大学特质;五是“大学生”即培养对象,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周建修说:“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学习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那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大学生应具备智商、情商、逆境商、体质商和文化商,我们需要通过大学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周建修对班级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并对1811班的新同学提出了要求与希望:班级建设尤为重要,班级建设好了,学生也就有了更强的归属感,所以班级必须要有班级制度和寝室公约;班级要有规划,要有目标。他还希望每个同学都要“归队”,即最少加入一个学兴趣小组;每个人要有一项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并且能够坚持下去,终身受益;班级成员在“挑战杯”、志愿服务等竞赛、组织中能够取得国家级或者省级的证书或表彰;希望在班级建设中能够有某一项或者某几项经验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周建修对近期学工处“三学”大讨论的文件做了解读。“为什么学”,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而学。“为谁学”,为自己学,提高自专业水平,增强处理事务能力;为他人学,用所学解决问题,帮助他人,成就自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学什么”,学习政治理论,了解国际国内大事,增强理论高度和理论自信;学习专业理论,用专业知识充实自己,明确发展方向;学习专业相关知识,拓宽相关领域知识面,增长才干;学习一切有利于自己成长进步发展的知识。“怎样学”,要博学,学文、学理、学工,有利于自己身体健康和自身发展的都要学;要精学,学精细,学深入,“把书能够读厚,再把书读薄”,把自己锻造成精品;要创新学,在专业方面有所的拓展,更要努力在现有的知识结构上构建新的知识系统。“向谁学”,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身边的一事一物学,同时还要“想着学”。
班会结束时,周建修勉励大家要刻苦读书,坚持锻炼,好做公益,每天都在进行时,自己受益一辈子。要求同学们对自己的大学做出个人规划,完善班训班规,争做校园班级标杆。
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詹玉刚、党委副书记王超、学工办主任李海、2018级全体班主任参加了此次班会,新生驻班党员和学生干部代表聆听了班会。
审稿人:王超